盘点2019年农药产品理清20年的农资经营思路!

爱游戏门户登录

详情介绍

  ,化工园区急剧减少,以农药大省江苏为例,化工园区数量两年内从50个减少到20个,化学工厂的数量从7000个减少到2000个;

  这一年,产品结构逐步优化,产品更迭加速,高毒、高残留农药限用禁用力度加大,产量占比从70%以上降至2%以下,产品进入大换血时代;

  这一年,农药原药生产、制剂加工、配套原料中间体以及新农药创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批新成果,井冈霉素、氟吗啉、毒氟磷等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应用而生,中国农药由仿制为主走向自主研发创新的新格局;

  这一年,大型纪录片《农药》开播,被妖魔化的农药终于翻身,面对农药的推销,农药人终于扬眉吐气。

  回顾2019年,面对市场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的需求,面对作物结构的调整,面对病虫害的突发,农药产品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哪些产品受追捧?哪些产品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

  杀虫剂是我国登记数量最多也是更新换代最快的品种,随着大部分高毒杀虫剂品种被禁限用,老产品抗性加剧,一些效果好、安全性高的新品成为大家关注焦点。

  重要的是,2019年草地贪夜蛾在22个省份横行,玉米、甘蔗、高粱、小麦等19种作物受到危害,发生面积1688万亩。这为相关杀虫剂的研发和推广提供了机遇。许多企业纷纷推出了针对性的防控产品。

  另外,在种植结构的调整变化下,南方稻虾、稻鱼种养面积不断扩大,也加大了杀虫剂的使用。

  同时,随着国家对金银花、樱桃、韭菜、姜、茭白等小宗作物的关注,与之相对应的联苯菊酯、茚虫威、阿维菌素、噻虫嗪、吡蚜酮、噻呋酰胺等杀虫剂成为热点。

  从价格上来讲,整个一年,烟碱类、菊酯类、阿维甲维盐等大宗产品价格一直持续走低,仅吡蚜酮原药、哒螨灵原药、敌敌畏原药、氟啶脲原药、氟铃脲原药、联苯肼酯原药、马拉硫磷原药、杀虫单原药、氧乐果原药等少数几种产品价格上涨。

  呋虫胺在2019年格外引人注目。由于杀虫谱广,持效期长,渗透性强的特点,已经是药肥、种衣剂等品类的主要成分。

  据了解,呋虫胺在我国已获批产能在5000吨/年以上,但实际产量在600吨/年左右。国内主要生产厂家以荆门金贤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等为主。随着价格的不断下调,呋虫胺单剂和相关复配产品有望成为市场上大单品,市场空间广阔。

  2019年,杀线剂仍然是比较受欢迎的产品,主要以阿维菌素、噻唑磷、涕灭威、克百威、杀线威、苯线磷和灭线磷为主,剂型方面,颗粒剂占绝大部分比例,其他剂型如微囊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微粒剂有几个。

  据了解,目前国内防治线个,新增产品多为生物制剂产品。采访中,不少人表示,生物制剂在杀线剂市场备受关注,其中,氟吡菌酰胺、氟烯线砜、坚强芽孢杆菌、异硫氰酸烯丙酯、嗜硫小红卵菌HNI-1、异菌脲、蜡质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和厚孢轮枝菌等新增登记的杀线虫剂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在杀虫剂里,阿维菌素的地位仍然无人撼动。记者在中国农药信息网上查询获悉,防治害虫的产品总共有近6500个,阿维菌素单剂和复配产品就占到2848个产品。与此同时,随着线虫的日益严重和突发虫害的出现,阿维菌素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国内的蔬菜、花卉、果树、棉花的害虫防治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9年,杀菌剂使用量呈上升局势,其中以生物杀菌剂用药量明显。表现突出的产品有烯肟菌胺、枯草芽孢杆菌、武夷菌素、丙硫多菌灵、肟菌酯、丁香菌酯、氰烯菌酯、中生菌素、春雷霉素、香菇多糖、烯酰吗啉、丙森锌、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醇、氟环唑、咯菌腈、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嘧霉胺、戊唑醇、腈菌唑、蜡质芽孢杆菌等。

  随着一些作物根腐病比如小麦的茎基腐病、水稻的稻瘟病、稻曲病发病明显,市场对杀菌剂的需求增多。同时,在“防病增产”套餐的普及下,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杀菌剂,迎来一波使用高潮。

  再者,设施蔬菜由于连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大量施用化肥,土壤有机肥缺乏,白粉病、霜霉病、立枯病、根腐病、枯萎病、灰霉病等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相对应的杀菌剂使用有所增加。

  由于多菌灵等老产品逐渐退出市场,给吡唑醚菌酯腾出更大的市场空间,相比去年,今年吡唑醚菌酯开工率较高,各个企业产能逐渐得到释放。从价格上来讲,吡唑醚菌酯原药价格从去年30万/吨下降到20万/吨,并一直保持下跌态势,由此企业盈利下降,吡唑醚菌酯市场迎来临界点。

  丙硫菌唑是由拜耳开发的硫酮类杀菌剂,为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DMI)。杀菌谱广,具有优秀的保护、治疗作用,持效期长,主要防治谷物、大豆、油菜、棉花、玉米、甜菜、向日葵、马铃薯、花生、水稻、蔬菜等作物上的许多病害,如壳针孢菌、镰刀菌、喙孢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等。既可叶面喷雾,也用于种子处理。

  据悉,丙硫菌唑几乎对所有麦类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效,如小麦和大麦上的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叶斑病、锈病、基腐病等。丙硫菌唑不仅高效防治小麦赤霉病,而且能有效抑制赤霉病菌产生毒素,降毒能力显著;同时,还表现出良好的保绿防衰作用,增产效果明显。

  2019年1月30日,丙硫菌唑的5个产品在我国获准登记。这些产品均来自国内企业,其中两个原药产品分别由海利尔和安徽久易登记。

  2019年,一些企业开始在大田发力,大田除草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像苯噻酰草胺、麦草畏、禾草丹、氯嘧磺隆、精异丙甲草胺、绿麦隆、野麦畏、噁唑酰草胺、2,4-滴丁酯、异丙草胺、甲草胺、唑草酮、丙草胺、异丙隆、草除灵、异丙甲草胺、莠去津、氟唑磺隆等产品都有相应的增长。

  从政策层面上看:农药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下,除草剂下滑是必然,尤其是除草剂的用药大省黑龙江,从2015年开始提出农业“三减”(减肥、减药、减除草剂),据最新预测,该省2020年农药使用量预计减少20%;其次,北方旱田区域大面积补贴更换喷头及喷头体,有利于除草剂的进一步下降。

  从推广层面上看:一是我国部分地区大力推广果园生草技术,以减少除草剂在果树茶园的用药量。二是生物制剂的推广应用,水田无人机的快速上升,无人机的推广使用都使水田除草剂用量的下降。

  2019年,草铵膦的情况不太乐观,由于前几年过高估计草铵膦,后期草铵膦又没有达到市场预期,导致草铵膦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

  此外,鉴于国内某些原药企业外贸转内销,大搞价格战,直接把草铵膦拉至低端走量的局势,大大扰乱市场。目前草铵膦原药价格已经逼近10万/吨(不排除后期草铵膦还会涨价),接近成本价,企业基本无利可图。低迷的草铵膦迫使国内草铵膦巨头企业开始转向杀虫杀菌领域,逐渐呈现杀虫、杀菌、除草多元化发展态势。

  草甘膦方面,由于国际对其致癌辩论不止,草甘膦深陷被禁风波。不过,在国内,由于灭生性除草剂产品本身不多,再加上替代品很少,即便争论不止,草甘膦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对于草甘膦的未来,不少专家建议,一是复配的多元化,增加杀草谱。比如与阔叶杂草触杀作用明显的乙羧氟草醚、麦草畏等药剂进行混用;与激素类除草剂如二甲四氯钠(异辛酯)、二四滴酸、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三氯吡氧乙酸等复配,不但开启除草新时代,也大大提升草甘膦的性价比;与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等防除禾本科杂草的优秀药剂复配,有效防除芦苇、茅草、狗牙根等杂草。

  草甘膦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向高含量、粉剂或颗粒剂型演变。对厂家而言,从原药(母液或原粉、乳化剂、增效助剂等的选择,从质量上助推草甘膦的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对大田作物的发力直接拉动了选择性除草剂的销量,有几款产品广受欢迎。

  苯唑草酮。巴斯夫开发的第一个苯甲酯吡唑酮类除草剂,主要针对玉米田除草,可有效防除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在登记方面,2019年,苯唑草酮并没有增加新产品,依旧是原药1个,单剂5个,与莠去津混剂1个代表厂家有吉林金秋、青岛清原农冠、山东德浩、深圳诺普信、湖南新长山等。

  异噁唑草酮。异噁唑草酮算是比较新的一个化合物,因为其持效期比较长受关注。对马唐、稗草、牛筋草、千金子、大狗尾草和狗尾草等一些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较好的防效,可以有效解决东北地区较为严重的恶性杂草谷莠子、野糜子、苘麻等。

  目前,异噁唑草酮因为生产成本高,目前国内登记的厂家比较少,只有七八家企业在做。

  根据中药农药信息网显示,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数量达到1083个,登记数量最多的产品是乙烯利、赤霉酸、复硝酚钠、多效唑、噻苯隆、甲哌鎓、芸苔素内酯、矮壮素、萘乙酸等。

  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芸苔素内酯仍是热门产品,但是在过去一年,它已经走下神坛,比较客观地应用在作物当中。

  它功能强大,能减轻农药药害及化学污染药害,能抗多种病毒、细菌、真菌的危害,并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在增产方面,芸苔素内酯可使小麦增产10%,玉米增产9.8%~18.4%,黄瓜增产30%,西瓜增产20%。美国的田间喷施试验也取得了增产率:水稻15%、葛30%、萝卜15%、马铃薯25%、菜豆与青椒6%~7%、番茄20%~56%的良好效果。

  所以市场上有人将芸苔素内酯说成神药、万金油、能治百病,但效果不佳的结果最终导致农户对芸苔素内酯丧失信心。

  实际上,芸苔素内酯虽然功能全面,但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它不具备杀菌杀虫补肥的能力,不能替代其他药、肥的作用;其次,芸苔素内酯本身是没有任何养分的,配合水、肥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第三,芸苔素内酯的活性非常高,使用必需严格规范使用浓度和剂量,

  所以,无论是生产、推广和使用芸苔素内酯都要实事求是,对芸苔素内酯的使用,也不可任意搭配,要科学合理使用才能发挥芸苔素内酯正确的价值。(部分资料来源网络)

  纵观2019年,农药市场翻天覆地,农药产品创新不断,在生物农药、种子处理剂、药肥、助剂受到大家关注的同时。植物源蛋白、调环酸钙、氨基酸寡糖素、植物免疫诱抗剂、植物信号传导剂等新兴产品以及物理防控、生物技术等也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总之,过去一年,对农药来讲,传统品类在回归和重生中伺机再次崛起,新型品种在百花齐放中忙着占位。希望我们农资渠道商朋友借鉴2019年的农药格局、趋势,好好规划一下2020年的经营思路。

  来源:农资与市场杂志新媒体 原创,整理:中国农资联盟 会员 90后农资人



上一篇:潍坊绿邦农化有限公司因产品抽检不合格被通报
下一篇:掘金农资电商 “互联网化”农人为先